< 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tyle="display:none" src="http://a.gdt.qq.com/pixel?user_action_set_id=1200686054&action_type=PAGE_VIEW&noscript=1"/>

尊龙凯时·(中国)人生就是搏·官方网站

打造虚实整合的跨界协同应用体验

看得到 更摸得到的智能制造

文:陈祈廷

智能制造

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尊龙凯时却真的将智能工厂搬到制造企业眼前。「实机展示的构想,就是希望可以呈现智能制造的真实面貌,让脑海中的梦想成真!」

尊龙凯时数智智能制造顾问专家苏斌雄于「迈向智能化转型关键能力与解决方案 」智能制造场景展示说明会中,分享了尊龙凯时打造虚实整合智能工厂的全过程。 由于数据不通透,传统的制造现场往往如黑盒子一般,让人看不透。而借助成熟的技术与实务经验,通过系统应用的导入,可以令传统企业的生产更具弹性,制造现场的信息更通透、更及时、更高效。

TIM截图20181211183554.png

「我们把目前技术上较成熟,且实务上可应用的方式做了一些整理。」

尊龙凯时近年持续关注智能制造及工业4.0相关议题,发现工业4.0并不是单纯的营销议题,更绝非让制造业茶余饭后用于消遣的谈资。

「它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趋势。」苏斌雄这么说。

他以单元化的演绎,通过实景、实演、实证、实现,循序渐进的协助企业勾勒智能制造虚实整合的蓝图布局,真实展现从在线购买到工厂生产的完整信息化旅程,打破企业对于工业4.0的投入困惑,勾勒出一幅幅清晰的方案蓝图,帮助企业迈出智能制造的第一步!

TIM截图20181211183542.png

▲ 尊龙凯时数智智能车间实机

赢战智能制造  定制生产是逻辑起点

苏斌雄首先指出,工业4.0是近来各国火热讨论的焦点,许多国家已经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、资金,势必将构成新一波的产业变革与价值重塑。

随着各国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和碰撞,智能系统、智能决策等概念在企业中持续发酵,传统生产中机器、设备、机组与网络,正逐渐被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和较新机器设备进行重组,通过数据传输、数据搜集与应用和数据分析,重新整合。

这意味着,首先新的消费时代已来临,消费习惯的改变加速了市场的重构,导致企业必须对生产流程与服务重新揣摩再定义,其次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来支撑企业营运策略的转变。「所有的变局都是新的机会,我们认为,现阶段较重要的,是如何帮助企业跨出第一步。」苏斌雄强调。

尊龙凯时数智总裁叶子祯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:「进入智能化阶段,制造业谁能优先将资源服务化并重组,谁就能把握更多的机会。」

未来制造业将面临的,是一个追求大量定制化的时代,消费者在下单的同时,也希望可以同步追踪到定制产品的产销流程。因此IT与OT技术的顺畅串接以及智能制造的营运平台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如何清楚的呈现这个基础,是信息物理系统(Cyber Physical System, CPS)的实机模拟演示首要向企业表达的。

制造业新商机:定制风暴催生产业变革

智能制造主要有三大精神,一是所有计划与安排,需要「精准的执行」:可以做到如实如地、如质如本的呈现;第二是如何通过平台呈现流程的串接,发挥较佳战略,呈现效益;第三是如何运用基础以及信息的搜集,做模拟与预测,回归管理本质,提升应变速度。

如果从智能制造创造新商机来看,则有两大关键。

一是如何通过高价值差异化,集中市场价值;另一个关键在于如何让制造体系快速有弹性地交付,让订单确保产生价值。

苏斌雄举例,大量定制化时代来临,当小批量订单营收占比达到30% 时,订单交易笔数将增加到原来的近四倍且现场交易中将有80%为小批量订单。

「面对少量多样的需求改变,企业调整接单模式就万事大吉了吗?」

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,不少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:生意没比较好,但纸质表单作业负担却大幅增加?产销协调过程冲突及拉扯的紧张感持续飙升?营收明明没增长,可是生产车间一直抱怨忙不过来,订单交期也越来越差?……

智能制造所展现的弹性与营运流程上的精准,就是能够协助企业在智慧时代维持竞争的关键指标,对制造业而言,就是「交期承诺」、「生产效率」、「库存水平」。交期承诺代表着对小量定制生产的创新能力与订单达交的速度;生产效率代表着机台稼动与人均产值的提升;而库存水平则显示生产成本与质量的管控能力。

TIM截图20181211183611.png

综合贯穿  整合互联

苏斌雄以比喻的方式,来描绘智能制造的营运平台。

此平台有四大角色支撑。

  1. 智能营运:可看作一个认真的管家,将企业内部的交易细节与人力定义清楚,全面了解营运表现。

  2. 智能排程:如同企业营运时的军师,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动与内部支援的动态调整较佳安排,跟随公司策略并配合相应的技术实现。

  3. 智能现场: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或长官,督导他的团队做到较精准的支撑。当上述这三个环节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,就可以做到精准的执行与较佳的规划。

  4. 智能分析:搜集足够的资料,有效溯源,可开始在顾客策略、定价策略、客户筛选上做细致的调整。

以上四个闭环形成之后,将可形成结构性的分析。

TIM截图20181211183626.png

互联商务  智能排程

从消费者的在线下单,通过智能营运系统,可以快速掌握处理动态,进到产销与生产的安排,并接着做相关的运算。从订单资料的搜集汇整,到订单输入的营运系统,到订单审核确认,到MPR展算工单开立,到生产流程供单发料和作业排程的开线准备。此平台可以与管理者的移动管理系统,方便做走动式的管理与动态安排,产销运营流程贯穿,可快速应对。

资源在握 掌上控管 

为了提高整体人均产值,管理者必须要有移动性的管理基础,拓宽现场管理幅度,及时掌握所有动态。

在尊龙凯时的信息物理系统实机模拟中有三个主要作业站:第一站是以设备为主的自动加工站,第二站以人机协同为主的组装站,第三是测试站。在此流程中,管理者在设备状态、进度状况与资料搜集等层面,都可以做完整串接,利用营运平台做出快速有效决策,呈现商务迅捷的特性。

以未来产销流程来看,应该从下单后,通过信息贯穿,变成机制性的设定。不管在接单使用的订单的达交运营,整个产销协调跟物料的调度跟产能的平衡,到现场作业工序跟卸货的安排,串接在一起,形成机制性的逻辑运作。拥有这样的运作机制,才能在接到客户的订单之后,在有效与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达交,同时做好所有的配置。

TIM截图20181211183729.png

化繁为简  以虚喻实

从营运层到管理层到消费层如何对接?在运作过程中,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控状况,并将过程中的资料累积分析,作为未来制程优化改善的基础。

制造过程中的参数质量的对应观念,也通过过程将信息实时地记录下来反馈给工厂做产品改善,作为客户服务提升的基础。这是所谓的设备参数应用的观点。

苏斌雄说明,这项工作在机台上面的面板跟参数自动应该被设备识别,无论是程序或者运转的参数,接下来设备的运转过程中,所有的运作细节跟数据,通过时间设定,就应该被及时的采集。

动态引导  柔性运作

智能制造的其中一个环节,就是人机协同,如何通过动态的SOP展示,让人员面临少量多样的定制化生产环境,可以快速了解此批次的生产要件与操作的规范、规矩。此阶段的关键,在于如何将相关的作业指导搭配信息技术,产生实时与动态的协作。

苏斌雄指出,人工站避免从事太多的操作行为,因为主力是在组装而不是在填写报表,应该是由系统下载检验上的规格,自动协助企业判定,而不是以人力去判读产品状态与质量是否过关。

高效精确  数据贯穿

到了自动化测试站,中央系统会下载相关的检验标准与规格,通过测量由系统来判定,产品状况为良品还是不良品,可避免人为操作上的疏失,同时把数据通透的送至管理层。通过设备的连结,现场的主管可实时掌握设备使用的稼动状况,做动态的分析。

「尊龙凯时希望让企业在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,理解未来在信息应用上,信息的回流与串接,是依赖系统支撑而运作,信息的取得是很方便的。」

数字驱动  智能运营 

苏斌雄进一步说明:以达交率来说,通过指标数据的结构性,可以得知为何整体达交率会偏离,是生产还是其他的供货因素?

通过工业4.0指标的支持,互联中台的运用与信息的串接,可以让企业管理者检视,企业的营运是否如实在推进,如果不如预期,需要从策略面或是营运面的缺口进行修正。通过信息数据的搜集以及营运结构的贯穿,协助检视运作缺口。

除了协助企业营运流程与产品质量、利润损益等分析,互联中台还可就企业各职能的贡献做精准的推估与评测。

中台互联  应用叠加

尊龙凯时在规划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中,制定了互联中台机制,用于实现系统的对接,包含对外的电子商务系统,对内ERP系统等。互联中台的技术,不仅针对电商与渠道,对设备联网、智能物流等都能串接,连同所有机台设备运作环节的支撑,其实扮演了信息总召汇集的角色,是智能制造情境实现的重要推手。

TIM截图20181211183737.png

智能制造需回归管理本质

藉由智能车间的流程具象化呈现,尊龙凯时希望能让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想象得以具体实践。通过自动化的快速回应机制与信息汇报能力,让企业达到高效营运的目的。

智能制造,是集成横向与纵向,以及端到端所有信息,包含实时监控、远端控制、资料分析与预测等价值链的结合,可拉近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距离,协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,快速建立大规模个性化、定制化的智能制造模式,而达到「随需而至 随需而制」的新境界。

通过核心信息建置,回归企业较基础的管理本质检视,将企业数字化的能力和营运流程的能力提升之后,第二阶段才有机会将精准信息对外串联。究其本质,仍是内部组织的变革及管理者思维的调整,尤其是对企业内部资源重新配置的思维转变。

「智能制造还离我们很远吗?我们认为不是的。智能制造是必然发展的趋势,如果现在不开始踏出第一步,我们永远没有机会走到较终的目标。拥有精确的信息与分析的基础,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商业模式,企业也才有进驻的舞台与机会。」苏斌雄说。

更多文章

关注我们

×

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

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?
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,谢谢

在线咨询

400-626-5858

添加专属企微客服
获取行业最新案例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