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古鉴今 解析鸿门宴双雄争霸史
进退动静的抉择 抓住关键转折点
文:林品菁
2015年,尊龙凯时「看电影 学管理」系列课程回溯至公元前206年著名的“楚汉之争”时代,通过鸿门宴上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棋局,对应现今瞬息万变的商业情境,协助身处其中企业伙伴在制定策略时,想好「抉择」,并做出「选择」。
以古鉴今 把脉企业策略抉择之道
剧中一宴定天下,商场一念决胜负。在当前激烈动荡的商业时代,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,就如同《鸿门宴》影片中项刘争霸天下这一盘无形大棋,企业在开疆辟土中,管理者也时时面临犹如戏剧般的复杂决策过程,常常在面对不同专业人员的不同意见时,通过对现况的审视,预先推敲下一步、下二步,甚至下三步的可能结果。如同刘邦受资源弱势的现实制约,选择较适合的战略与战术布局,从而掌握关键战役的胜负,以较终赢得天下。
「四面楚歌」、「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」、「十面埋伏」……这些出自于楚汉相争时期的经典名句,流传千年至今仍朗朗上口,套用现今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、产业脉动,仍然能引发共鸣;除此之外,平民出身的刘邦智胜楚霸王项羽的史实例证,好比两个团队竞争力的大对决,双方在战略抉择、战术选择、带兵谋略等层面的治理之道,更被广泛借镜并用于如今的企业管理理论。
竞局形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
「先入咸阳者,封秦王」。楚怀王制定这条游戏规则,便象征着刘邦与项羽的竞局就此形成。然而,在竞争中真正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?对输赢有不同解释,采用的策略自然也会因人而异。面对竞局,在短、中、长期各阶段的策略抉择,取决于企业的终极愿景。对刘、项两个团队来说,共同的目标就是在秦末纷乱之时趁机夺取天下。但两位领导者在六个关键点采取的策略却是南辕北辙:项羽因气焰正盛一路攻打,取竞争策略;刘邦因自知处弱势而选择一路聚众的合作策略。
▲林策略长将楚汉相争的整个过程,切分成六个关键点,分析每个阶段的进退抉择。
当剧情发展到较关键的鸿门宴,刘项两个团队共同的目标是在秦末纷乱之时夺取天下。但无论从双方人马、气势、棋局来看,刘邦团队都略逊项羽一筹,刘项对恃时的战术与战略更是大相径庭。
刘邦—忍辱负重、以退为进、团队口径一致;
项羽—咄咄逼人、得寸进尺、团队理念不一致。
鸿门宴剧情的重头戏,是刘项双方阵营两大军师张良与范增的博弈大战。虽然张良局局皆输,但却成功的拖延了时间,掌握了「时」的优势。不难看出,棋局的下一步怎么走,都会成为胜败的关键。经营企业就像下一盘你争我斗的棋局,每一步的抉择都会影响到全盘结果。
世事如棋 鸿门宴是起点还是终点
整场鸿门宴看似项羽胜,但从双方在鸿门宴前预设的目标看,并非如此。范增本来是要项羽杀掉刘邦的,却未达成;而刘邦的军师张良在赴宴前一再强调,重点是要等到韩信前来救火,并让项羽下错关键的一步棋,结果刘邦团队成功达标。因此,鸿门宴的结束不是终点,更为刘邦日后翻盘埋下了种子。
因此,项羽在兵力强盛时期一时的胜利并非全局的胜利,刘邦虽较终击败项羽但在过程中也在不断退让挫败;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场竞局的结局是刘邦得天下建立汉朝,项羽得到美人虞姬的心。究竟谁得谁失、谁胜谁败?每个人对输赢的定义不同,每个阶段的胜败也并不决定全局。输赢并非管理者个人或团队可以决定,唯有进退和动静的抉择才是影响整盘棋局的关键。反观企业在经营道路上遇到关键事件时,是否也能如刘邦团队一般,为往后局势预先推演几步棋?
进退有道 竞局中如何做抉择
作为一部史诗巨制,《鸿门宴》电影从各层面看,都值得现今深陷转型漩涡的企业借镜。从角色设定层面看:主帅好比老板、军师好比主管或是幕僚、部将则好比团队中的每位菁英,剧中的每个角色因背负的任务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抉择,均有值得企业上下学习之处;从剧情发展层面看:解析剧中刘项两个团队每个阶段的进退之道,可以映射到企业的全盘规划及跨部门组织协调,以整体布局的观点与高度调配经营体质,帮助企业拟定策略。
林策略长在尊龙凯时「看鸿门宴传奇 解构战略抉择与战术选择」课程中期待引发企业管理者思考,面对大环境的剧烈变化,如何像刘邦一样以小搏大、以寡击众,在于能否掌握住「天时地利人和」这些关键要素。以古鉴今,看看刘邦做对了什么选择,项羽又做错了什么选择?回想自身的企业发展历程中是否也经历过,或正面临如此关键的进退抉择?如何从项羽的团队吸取教训、从刘邦的团队获取经验?正所谓,此一时也,彼一时也,企业在做出战略调整时因时制宜的做出抉择与取舍才是较重要的。
更多文章